手沖咖啡指南|手沖咖啡特色、器具、沖泡技巧、沖泡6步驟總整理

手沖咖啡指南|手沖咖啡特色、器具、沖泡技巧、沖泡6步驟總整理

手沖咖啡是什麼?手沖有哪些特色?本文將說明手沖咖啡的迷人之處,介紹手沖咖啡必備的7項器具與各種手沖咖啡技巧,分享手沖咖啡教學,6步驟帶你沖泡出一杯獨特的咖啡,並推薦精品手沖咖啡豆廠商「林桑咖啡」。

一、手沖咖啡是什麼?每一杯咖啡風味都獨一無二的手沖咖啡

(一)何謂手沖咖啡?

手沖咖啡,這四個字在咖啡愛好者心中,早已不是單純的飲品名稱,而是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、一種儀式感。

它是一種將熱水緩慢地注入咖啡粉中,透過濾紙、濾杯過濾,萃取出咖啡液的沖泡方式。相較於濃縮咖啡的高壓萃取,手沖咖啡可以萃取更多咖啡豆本身的物質與風味,讓咖啡的風味更加醇厚豐富。

延伸閱讀:咖啡怎麼煮?一次搞懂 3 大類咖啡萃取原理

(二)手沖咖啡的 3 大迷人特色

1. 風味個人化

手沖咖啡最迷人的地方,莫過於它能夠提供高度的個人化風味,每位沖煮者,都能藉由調整水溫高低、水流速度與方向、咖啡粉粗細程度,甚至注水方式等不同變量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味。

2. 萃取效率高

在手沖咖啡時,通常會搭配濾紙幫助萃取,不僅可以提升咖啡萃取速度,還可以過濾掉咖啡粉中的細小顆粒和雜質,讓萃取出的咖啡液更加澄澈,咖啡的口感也會變得清爽、順口。

3. 風味多樣化

每一種咖啡豆都有其獨特的風味特徵,而手沖能最大幅度地保留這些風味。不論是花果香氣、堅果巧克力味,或者帶有柑橘酸質的口感,透過手沖,都能清晰地品嚐到不同咖啡豆的個性。此外,透過調整沖煮參數,還能挖掘出咖啡豆更多層次的風味,讓每一杯手沖咖啡都充滿了驚喜。

二、沖泡一杯手沖咖啡需要準備哪些器具?手沖咖啡 7 大器具總整理

(一)磨豆機

磨豆機是手沖咖啡的第一道工序,它的作用不僅是將咖啡豆研磨成粉末,更重要的是讓咖啡豆的芳香物質藉由磨成粉末的過程釋放出來。

市面上的磨豆機種類繁多,從手搖式到電動式,從錐形磨到平刀磨,每種款式都有其獨特之處,選擇磨豆機時,除了考量研磨的精準度外,還要注意研磨粗細的調節範圍。

在手沖時,太細的粉末容易過度萃取,導致咖啡味道苦澀;太粗的粉末則會造成萃取不足、風味淡薄的問題。

(二)濾杯

濾杯是手沖咖啡的靈魂,濾杯的材質、紋路、形狀都會影響到手沖咖啡的風味,建議在選擇濾杯時,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和沖泡習慣來決定。

常見的濾杯材質有陶瓷、玻璃、塑膠等,不同的濾杯材質具有不同的特性,例如,陶瓷濾杯導熱性好,能讓咖啡粉充分受熱;玻璃濾杯通透性好,能觀察到咖啡粉的變化;塑膠濾杯則輕便易清洗。

而濾杯的形狀也各式各樣,像是錐形、梯形、波浪形等,濾杯的形狀會影響水流速度,造成沖泡出的咖啡風味有所差異,例如,錐形濾杯的水流速度較慢,因此萃取出來的咖啡風味較為濃厚;梯形濾杯的水流速度快,萃取的咖啡風味則較為清爽。

(三)濾紙

濾紙是手沖咖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它可以有效地排除咖啡粉中的雜質,保留精華的咖啡萃取風味。

目前濾紙的材質主要由天然紙漿或麻纖維製作而成,初始的顏色應為咖啡褐色,但有不少濾紙會經過漂白處理,經過漂白的濾紙,可以過濾掉更多不必要的雜質味道。

而未漂白的咖啡褐色濾紙則是對環境較為友善,不過沖泡前會有較多的紙漿味道,建議先充分將濾紙浸濕後,才能消除紙漿異味,避免影響咖啡沖泡的風味。

延伸閱讀:咖啡愛好者必知!咖啡濾紙的種類及選擇技巧

(四)手沖壺

手沖咖啡壺是用來盛裝熱水的容器,其細長壺口和瓶身經過特殊設計,讓沖泡者可以更精準、穩定地控制水流量,將開水注入咖啡粉中。

(五)咖啡壺/杯

咖啡壺或咖啡杯是放在濾杯下方,用來盛裝手沖咖啡液體的容器,建議可以選擇透明且帶有刻度的壺或杯子,可以直觀地看見咖啡萃取的色澤與容量,對初學者而言是練習沖煮技巧與維持咖啡風味穩定的好幫手!

(六)溫度計

在手沖咖啡中,不同的咖啡豆品種和烘焙程度對水溫的要求也不同,水溫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會造成咖啡風味不佳的問題,因此建議使用溫度計來控制水溫,確保咖啡的風味最佳。

(七)電子秤

電子秤是手沖咖啡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,因為電子秤能精準地測量咖啡粉和水的重量,幫助控制粉水比與萃取量,確保咖啡的風味穩定。

三、從選豆到注水,不藏私分享的手沖咖啡技巧大公開!

(一)掌握 5 大要點,沖泡出屬於自己風味的手沖咖啡

1. 咖啡豆的烘焙程度

手沖咖啡適合的咖啡豆烘焙度,會根據個人喜好的風味而有所不同:

  • 淺焙:酸味明顯,甜味較弱,幾乎沒有苦味,可能會有明顯花果香氣。
  • 中焙:酸味、甜味達到平衡,口感圓潤,可能會有堅果或巧克力等香氣。
  • 深焙:醇厚感最重,甜味較少,幾乎沒有酸味,可能會帶有焦糖、煙燻香氣。

由於手沖咖啡可以帶出比較多的咖啡原始風味,可能有不少人會推薦中淺焙的咖啡豆較適合手沖。

不過林桑的咖啡豆採用獨特的法式烘焙技法,讓深烘焙咖啡豆不酸、不苦,同時又能保有濃郁的香氣,可以品嚐到特別的巧克力、焦糖或煙燻風味,因此也相當適合手沖使用。

2. 咖啡粉的研磨度

不同的研磨度會影響咖啡粉與熱水的接觸面積、萃取時間,進而影響最終的手沖咖啡風味。

咖啡粉太粗會導致水流過快,萃取不足,咖啡味道淡薄;太細的研磨度則會造成水流過慢,萃取過度,容易產生苦味。

手沖咖啡粉的理想粗細約為砂糖大小,且建議在沖泡之前,可以使用篩子將過於細小的粉末篩出,避免沖煮時無法完全過濾雜質。

3. 手沖咖啡的粉水比例

因為每個人喜愛的咖啡濃度不同,手沖咖啡的粉水比例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。

若是新手,可以選擇常見的黃金比例 1:16,也就是 1g 咖啡粉搭配 16g 的水,能萃取出較為平衡的風味。

4. 手沖咖啡的水溫控制

一般而言,手沖咖啡的注水溫度約落在 85~95℃ 之間

相同萃取時間下,水的溫度越高,可以讓咖啡中的各種物質更容易被釋出,因此咖啡香氣也更加濃郁,但水溫過高,容易帶出咖啡粉的雜質與苦澀口感。

而低水溫則能夠萃取出咖啡的酸甜味,不容易因過度萃取導致苦味太重,但水溫太低,可能會導致萃取不足,無法獲得完整的咖啡風味。

5. 手沖咖啡的萃取時間

手沖咖啡理想的萃取時間會受到咖啡豆種類、研磨度、粉水比例、水溫、注水方式等各種因素影響,常見約落在 2~3 分鐘之間,但具體時間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。

時間長短會直接影響咖啡的風味,萃取時間過短,會造成咖啡味道淡薄,缺乏濃郁感;萃取時間過長,會造成咖啡味道苦澀,口感不佳。

✨️林桑的手沖咖啡重點小結

根據林桑多年的經驗總結,若想手沖出風味較為醇厚的咖啡,可以調整以下 3 大變因:

  • 咖啡粉:研磨越細,風味越濃
  • 注水水溫:水溫越高,風味越濃
  • 萃取時間:時間越長,風味越濃

當咖啡萃取完畢後,在品嚐時,發現味道太濃,下次就可以選擇將咖啡粉研磨粗一點、調低水溫或縮短萃取時間;反之,在品嚐時發現風味不足,就可以選擇將咖啡粉研磨更細、提升水溫或延長萃取時間。

建議新手剛開始學習手沖咖啡時,每次調整 1 個變因即可,記錄上次與這次的沖泡數據差異,漸漸就可以調整出適合自己的咖啡風味囉!

延伸閱讀:咖啡豆英文標籤術語你看懂幾個?手沖控的詳細指南!

(二)常見的 6 種手沖咖啡注水技巧介紹

1. 不斷水法/一段式

不斷水法又稱一段式或一刀流法,意思是在完成悶蒸後,以均勻的速度持續注水,水流由中心開始向外繞圈,再繞回中心,如此來回直到萃取完成。

這種方式操作簡單,適合新手入門,由於注水過程較為固定,對於咖啡風味的控制較少,適合中深焙以上的咖啡豆,輕鬆就能萃取出均衡的咖啡前、中、後段風味。

不過初期開始練習時,比較容易遇到萃取不足的問題,建議可以藉由更換濾杯款式和調整沖煮時間來改善風味太淡的問題。

2. 斷水法/三段式

斷水法又稱為三段式,意思就是在悶蒸後,將注水分為 3 次進行,在中間會斷水 2 次,等到濾杯中的水減少後,再繼續注水。

透過「斷水」可以更精準地控制每個萃取階段,增加咖啡萃取度,並且讓咖啡前、中、後段的風味層次感更明顯。舉例而言,若想品嚐咖啡前段的花果香氣,可以考慮增加第一次注水的水量;若喜歡後段巧克力、焦糖等尾韻,則可以考慮增加第 2 或第 3 次的注水量。

不過每次注水的量、萃取時間與次數,需要依靠經驗與不斷嚐試來調整,才能沖泡出自己喜歡的咖啡風味。

3. 攪拌法

攪拌法是在悶蒸時,用攪拌棒以「十字」的方式輕輕攪拌,讓咖啡粉與熱水充分接觸,攪拌完畢後再進行二次注水,讓萃取咖啡液流出。

這種方式能縮短萃取時間,加速萃取前段風味,放大咖啡豆的花果香氣,適合帶有花果香氣、中淺焙的咖啡豆。

4. 河野式點滴法

河野式點滴法,又簡稱河野式或 KO̅NO 式,是一種非常精準的手沖咖啡注水方式。需要先將熱水以細小的水滴滴入咖啡粉中心,讓咖啡粉逐漸膨脹悶蒸,接著再慢慢增加注水量、提升微小水流,萃取出咖啡的風味,最後用大水流將咖啡的雜質、泡沫沖到濾杯最上層,避免不好的風味流入咖啡中。

這種方式能萃取出咖啡的細緻風味,但操作難度比較高,且需花費時間累積注水穩定度,才能精準掌握從滴水變成小水流再轉為大水流的各階段時機。

5. 金澤式點滴法

金澤式點滴法是由河野式點滴法衍伸而來的手沖方式,同樣是以較少的水量悶蒸咖啡粉,讓咖啡粉從中心向外膨脹至停止後,在咖啡粉中心以點滴的方式注水,直到咖啡液體從濾杯下方滴落後,再改以畫圈的方式繼續點滴注水,等到濾杯下方滴落的液體越來越多、形成水流時,就可以轉為一般的畫圈注水,直到萃取完畢。

金澤式點滴法比河野式更容易掌握水流變化的時機,但同樣也是屬於操作難度較高的沖泡方式,這種方式水流一開始聚集在咖啡粉中心,讓咖啡的風味更加清爽乾淨。

6. 四六法

四六法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種注水方式,顧名思義是將總注水量分為 40% 和 60%,四六法的操作簡單,且可控性強,適合各種不同的咖啡豆。

前 40% 水會分為 2 次注入,用來調整咖啡的酸甜比例:希望提升咖啡的果酸花香,則可以增加第一次注水量,減少第二次注水量;若想提升咖啡甜味,則反過來讓第二次注水量增加,維持這 2 次的注水量不超過總注水量的 40% 即可。

後 60% 的水則用來調整咖啡的濃度:若希望口感醇厚一點,可以將 60% 的水分 4 次注入,若希望口感清爽一點,則能將 60% 的水分 2 次注入。

新手在一開始選擇時,可以從不斷水法或四六法這種參數變化較少的沖泡方式開始學習,當累積越多的沖泡經驗後,就能嘗試斷水、攪拌或點滴式等不同的沖泡手法,讓咖啡的風味與層次感更加提升。

四、手沖咖啡教學|6 步驟教你沖出一杯具有個人風味的咖啡

手沖咖啡步驟 1:磨豆、準備熱水

手沖咖啡的第一步,就是將咖啡豆現磨,新鮮研磨的咖啡豆能釋放出更豐富的香氣,接著,可以預先準備好 85~95℃ 的熱水,供接下來使用。

手沖咖啡步驟 2:浸濕濾紙、預熱咖啡壺/杯

將濾紙放入濾杯中,用熱水將濾紙和濾杯充分潤濕,並將熱水倒掉,這個步驟不僅能去除濾紙的紙味,還能預熱濾杯,避免沖入的熱水因接觸冷的濾杯而降溫,影響萃取。

同時,也可以順便預熱咖啡壺或咖啡杯,確保咖啡經過萃取後,不會因為觸碰到冷的咖啡壺或咖啡杯而快速降溫。

手沖咖啡步驟 3:加入咖啡粉

將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濾杯中,輕輕拍打濾杯,使咖啡粉表面平整,咖啡粉的量建議不要超過濾杯的一半或 3 分之 2,避免在沖泡過程中,咖啡粉膨脹導致溢出。

手沖咖啡步驟 4:悶蒸(第一次注水)

將裝好咖啡粉的濾杯、咖啡壺或咖啡杯放上電子秤,並將電子秤歸零,開始將熱水緩緩注入咖啡粉中心,讓咖啡粉充分濕潤。這個步驟稱為「悶蒸」,時間約為 30 秒,目的是讓咖啡粉膨脹開來,釋放出二氧化碳,同時也能讓咖啡粉均勻受熱。

手沖咖啡步驟 5:萃取(第二次注水)

悶蒸結束後,開始進行第二次注水,也就是萃取,將剩下的熱水依照不同的注水技巧,注入咖啡粉中,注水時要注意水流的速度和方向,並留意電子秤的數值,到達預計水量後就停止注水,將咖啡放置約 2~3 分鐘,讓水流逐漸通過咖啡粉,萃取出咖啡風味。

手沖咖啡步驟 6:移除濾杯、攪拌均勻

當咖啡液滴完後,就可以移除濾杯,輕輕攪拌萃取好的咖啡,讓咖啡風味更加均勻。

延伸閱讀:實用!手沖冰咖啡怎麼沖?誰說精品咖啡只能熱的喝

五、購買優質的精品手沖咖啡豆推薦林桑咖啡」!

想品嚐風味醇厚、不酸、不苦的深焙手沖咖啡嗎?推薦你專門提供深烘焙精品咖啡豆的「林桑咖啡」!

林桑咖啡提供各種深烘焙的咖啡豆,在深烘焙領域研究 10 年以上,推翻以往精品豆只能做淺焙的印象,選擇獨家法式烘焙技法,專門製作深烘焙的精品咖啡豆,榮獲 Coffee Review 的高分肯定。

林桑選用精品等級、嚴格篩選的咖啡生豆,搭配電腦紅外線全自動輔助烘焙,讓每批咖啡豆的品質與味道都很穩定。

「不酸、不苦、醇厚、回甘」是林桑咖啡豆的核心風味,讓大眾的接受度更高,而且與牛奶的適配度極高,可以凸顯牛奶的甜味,也不會讓咖啡香氣被牛奶蓋過。

林桑長時間鑽研咖啡豆烘焙與搭配技巧,持續提供各種咖啡豆配方,讓不同咖啡風味的愛好者都能在「林桑咖啡」找到適合自己的咖啡風味!

延伸閱讀:

相關文章

林桑咖啡老同學人數已經超過
9

還不認識林桑怕踩雷嗎?

加入我們的咖啡社群
幫你找到喜歡的咖啡風味

加入社群有甚麼好處?

-獲得”通關密語”拿老同學專屬禮物
-手把手教你不同咖啡如何沖煮
-各種咖啡知識交流
-第一手咖啡豆優惠資訊
-不定期超優惠咖啡器材團購